了解胆管癌:
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可能与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有关。临床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但预后较差。
胆管癌的病因:
1.胆管结石
约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胆管结石,而5%~10%的胆管结石患者将会发生胆管癌,说明胆管长时间受结石刺激,上皮发生增生性改变,可能与胆管癌发生有关。
2.华支睾吸虫
在东南亚,吃生鱼感染肝吸虫者导致胆道感染、胆汁淤滞、胆管周围纤维化和胆管增生,是导致胆管癌发生的因素之一。吃富含亚硝酸盐食物习惯的人群,更易诱发癌症。
3.胆管囊性扩张症
少数胆管囊性扩张症患者发生癌变。囊肿内结石形成、细菌感染,特别是由于汇合部发育异常导致胰液反流,是导致癌变发生的主要原因。
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有报道认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胆管癌癌前病变。
1.黄疸
患者可出现黄疸,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黄疸,伴瘙痒和体重减轻。少数无黄疸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时伴发热、腹部包块。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消瘦。
2.二便异常
大便灰白,呈白陶土色,尿色深黄,如浓茶。
3.胆囊肿大
中段、下段胆管癌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但Murphy's征可能阴性;而肝门部胆管癌胆囊一般不肿大。
4.肝脏损害
肝功能失代偿可出现腹水,或双下肢水肿。肿瘤侵犯或压迫门静脉,可造成门静脉高压;晚期患者可并发肝肾综合征。
5.胆道感染
患者可合并胆道感染,感染细菌最常见为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及厌氧性细菌。内镜和介入放射性检查可诱发或加重胆道感染,出现右上腹疼痛、寒战高热、黄疸,甚至出现休克。
6.胆道出血